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节 (第3/3页)
没有提前预防的机制,也没有国家介入的法律,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真的就是能对孩子生杀予夺。哪怕事后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也无法挽回一条活生生的小生命。 就算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是好的,但你也不能否认,总有那么一小撮父母不是人,而遇上这样不是人的父母,就意味着对孩子百分百的伤害,甚至是失去生命。 二十年后会失去生命的孩子都没人在乎,那么现在这些小姑娘,失去的只是未来,更不会有人在乎了。 老管一听有法律风险,张了张嘴,想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国家太大,事情太多,得分轻重缓急,很多事,顾不上。可以理解,但没法不难过,不沮丧,不痛苦,记者可以写文章,但也仅仅是写文章,最后还是会不了了之。 舒雨知道律师是对的,打了一个电话给黄会长,“老师,我有一件解决不了的事。” 遇事不决就问吧,不丢人。 黄会长听完,啧了一声,“这都是什么事啊。” 几个小姑娘被安排在工厂附近的招待所里,贺元春给他们预定了招待所的一日三餐,暂时将他们安顿下来。 警察过来看过,问过他们一些问题,看工厂安排的挺好,也就让他们继续住着。 舒雨过来的时候,几个小姑娘有胆小低头的,也有胆子大抬头看她的。可能因为警察来过,知道他们是安全的,所以并没有特别防备,问什么便说什么。 “不想回家,回家反正也得出来,来回一趟得不少钱呢。”里头胆子最大的小姑娘负责回答问题。 “没有,我们里头,只有我读到小学三年级,有一个读到一年级,剩下的,从来没有进入学校的大门。” “外头好呀,比家乡好多了,吃的好,住的也好。” “不怎么打的,老板有时候急眼了,会打几下,比我娘打的轻多了。你看她,小时候被她爸吊起来打呢。” “读书,我不想,读不进去,不过她挺想读书的,总提。” 被点到的小姑娘鼓了鼓嘴,“总提怎么了。” 反正,她就是想读书,但是,也只能想想而已。 舒雨忽然什么都问不下去了,安慰他们先住在这里,有什么事就让招待所的人给工厂打电话。 转身的时候,胆子最大的小姑娘上前拉住她的衣角,舒雨转身的时候,她又赶紧缩回手。 “阿姨,你们是不是想送我们回家?我们不想回家,就想留在这里干活,我们手脚很勤快的,要的钱少,还能吃苦。” 舒雨把她藏在身后的手拽出来,双手握住,使劲握了一下,“先住下来,让阿姨好好想想。” 黄会长很快便带着几个助理到了,他让舒雨不用管。 “你就赶紧把那几个记者的事处理好,这几个小姑娘的事,我来解决,到时候保证让他们的父母满意就是了。” 舒雨相信黄会长能解决好,不过还是得强调,“他们这个年纪得回学校读书,他们现在不懂,等长大懂了,后悔也晚了。” “行了,你赶紧回去吧。”黄会长将舒雨推出去。 其实工厂这一边,根本不需要舒雨做什么,郁远志不时去找警方沟通一下,表达一下不满,还去拥有莉莉丝股份的国有公司,总不能只分钱不出力吧,要是面料的技术被偷,那得损失多少钱。你们也赶紧施施压,燥起来。 律师忙着准备材料起诉,老管忙着写文章。 老管的第一篇文章已经发回京城,用的是三位京城记者深城被抓的标题。报纸一出,一看标题,“哦嚯”太刺激了,赶紧买一份看看。 照片是打了码的,眼睛被遮住一条,但脸上惊恐挣扎的表情,还是清清楚楚。从莉莉丝报警写起,有人觊觎工厂一款高科技成份的面料,就连美国都没有的新产品。 一看是商战,读者的胃口稍稍有点败,一般人对商战其实并不关心。但老管写的精彩,还是可以往下看。 结果到最后,才发现双方理解错误,一方以为记者是来偷面料的,另一方其实根本对面料没有兴趣,他们是来栽赃的。 用童工栽赃莉莉丝,目的是为了莉莉丝承诺过的一百万美金。 “哇噻”读者的全副精神都被调动起来了,一百万美金是什么意思,赶紧往下看。 读者越读越觉得有意思,原来莉莉丝的老板还在美国干过这么牛的事情,怼得美国的议员都下不来台,最后直接□□翻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