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节 (第2/3页)
在猜测他们打算采取什么手段的时候,就有前员工鲁建桥走关系, 想把几个小姑娘送到我们厂工作。” “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调查之后发现,鲁建桥最近和从外地来的三个人关系密切,还在外头喝酒时跟人吹嘘,说要办成一件大事,让莉莉丝吃个大亏。” “于是我们一边注意事态发展,一边报警。我们怀疑,他们就是为了偷窃我们的面料。” 警察已经查明这些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和年龄,有些不确定道:“就派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律师很激动,“警察同志,就因为他们未成年,才更值得怀疑,真做了什么,不用承担责任的呀。” 咦,听起来好像有几分道理呢。 “不过警察同志,先不说商业间谍的事,劳动服装公司给一群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介绍工作,这算不算是违反劳动法,我记得,好像有不得使用童工这一条吧。” 还真是,不管商业间谍案成不成立,鲁建桥的劳动服务公司使用童工这一条,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 顺着这条线一查,没想到水面下还有隐情。 这几个小姑娘竟然是有人去山区跟他们的父母签协议,把人给带出来,送到各个工厂里工作。工资全部上交,三成寄给孩子的父母,他们留下六成,剩下一成当成工资发给孩子。 因为年纪小,他们要的工资比普通工人低,所以在一些小厂极受欢迎。鲁建桥也是知道这件事,才特意去挖,直接给了“阿爸”双份的钱,才把孩子带出来。 所谓阿爸,就是带这些孩子出来的人,也是跟孩子的父母签协议的人。 舒雨知道的时候,直接被震惊了,谁能想到能扯出这种事。郁远志也是连呸好几声,他去年结婚,老婆刚怀上,就等着当爹呢,听到这种事,简直恨不得去把“阿爸”撕个粉碎。 公司里的年轻人也是个个义愤填膺,还说舒总火眼金睛,早看出鲁建桥不是啥好人,果然坏得流脓。 年纪大些的,却是摇头不语,也不想发表什么看法,有年轻人看不过眼,便问他们为什么不说话。 老李眼皮子一搭,“你听清楚,这些孩子是被他们的父母卖出来的,今天抓了李阿爸,明天会有张阿爸,如果送回去,他们的父母只会把他们再卖一次。” “况且。”老李重重的顿了一下,“你真以为这些小姑娘愿意回去吗?在外头当童工,至少能吃饱,也不受打骂,工资再少剥削的再严重,他们手里也能有几块零花钱。真以为回去了,会比现在好吗?” “他们这个年纪应该回家,应该读书。”这是年轻人普遍的看法,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就是因为读书,才能跳出原本的阶层,改变命运。 “问题就在这里,你不信去问问,他们以前读过书没有,这次送回去,又能不能读书。”老李斜视一眼年轻人,“这就是现实。” 现实从来不根据人的想像来,也从来不完美,往往戳得你哑口无言,欲哭无泪,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也不能不管吧。”年轻人感受到了什么叫社会,声音都变得小了。 老李看了他一眼,一副我懒得跟你计较的表情,“那你管?” “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我必须得管。”办公室里,舒雨听完律师完整的汇报,斩钉截铁道。 老管在旁边松了口气,“那真是太好了。” 他是记者,非常清楚,这种事政府都是联系到家长,派人把孩子送回去,就算完成任务。至于父母再把孩子卖出来,那是人家的家务事,再不济,也是当地政府该管的事。 其实人人都知道,父母一定会这么做,但没人在乎这些孩子的未来,只在乎不要在自己管的一亩三分地里出事。 律师不满的看了一眼老管,心想又不让你管,你当然说好。 但他的身份不同,该提醒的必须提醒,“这里是有法律风险的,父母健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变更监护人的。您就算出于好心管了,最后的结果,说不定还得吃官司,而且官司几乎是必输无疑。” 舒雨一时默然,她承认律师说的对,她曾经看过的新闻,那还是二十年以后的事,父母虐待孩子,孩子逃出去寻求帮助。可最后,还是被硬生生送回去,因为法律不支持变更监护人,最后的结果,是父母把孩子活活打死,然后法律支持把父母抓起来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