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18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188 (第2/2页)

只能做县丞,至于能不能往上升,那就要看个人能力了。对于那些不想从这么底层开始熬资历的学子来说,小科举并非良选。
  第三,小科举的参考资格非常难得到!
  行知中学的入学考试还好说,有真才实学的,看过行知小学的课本,基本都能过。但是毕业考试,对于新生来说那是噩梦级的。因为行知中学是六年制,人家打算分六年教完的知识,你若是奔着小科举来的,就要在两年内学完,否则还不如参加春试来得快捷!
  这三点一一细数下来,那些看到新政还气愤不已的学子立即冷静了下来。原来这小科举不是捷径,竟然是一条比春试还艰辛的路?
  不过翁元基也不是拆行知中学台,在接下来又话锋一转,劝那些在春试中没把握的学子去行知中学入读。因为一旦能从中毕业,那每年都能参加一次小科举,不是比一轮不成还得等三年的春试,机会要大许多?
  当然,小科举也不是专门为这些中庸之才设立的。你要觉得自己是天才,可以在两年内学完人家六年的知识,也欢迎来试试嘛!只要不介意是县丞出身的话。
  翁元基这篇文章,真是字字戳到了众学子心里。而民生日报这一期,也特意刊登了两所行知中学的地点,和招生考试的时间,提醒有意向的学子早点前往。
  新政随着翁元基的文章传遍了大江南北,而行知学院跟戚博翰的关系也瞒不住了,此时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行知学院,竟然是皇帝办的,怪不得这行知的名声能闹得这么沸沸扬扬呢。
  行知中学被强行打了一波广告,原本手里没几个学生的王琬凝和潘文山突然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原本是被骗进来的行知中学的学生,只觉得恍若在梦中。
  “张兄,我没看错吧?上面说的当真是行知中学?”说话的是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男人。他是宁安行知中学的第一届学生,当初考行知中学,完全就是奔着投靠贤亲王的心思来的。结果入学这么久,别说戚博翰了,就连陶笉然的衣角都没见到过!这几年原本已经息了入朝为官的心思,却不想天上掉了这么大一个馅饼!
  被他唤作张兄的男子,看上去比他年轻多了,但是看到最新一期的民生日报,激动的情绪不比他少:“不然还有哪个中学?不行,我得回去读书了,我要参加今年六月的毕业考核!”
  这张兄比山羊胡子晚一届,如今虽然才是高一,但好歹也比其他人多学了几年,毕业考核拼一拼说不定能过呢!
  闻言,山羊胡子也是如梦初醒。他今年高二,起跑线可比别人高多了!今年毕业考核,他志在必得!
  两所原本半死不活的行知中学,因为这一道新政,终于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陶笉然在沂州的客栈,也终于在三月过完之前,改造完毕了。
  工匠们对于家的理解出奇一致,因为他们都是宁安人,觉得最舒适的家就是那种有钱人家的青砖绿瓦。于是这好好一间大石头建成的铺子,被他们用水泥打底,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青砖装饰,又在上头加盖了两层真青砖屋子。
  陶笉然看着这极具现代仿古风格的客栈,实在是哭笑不得。
  走进客栈之后,待客厅并不大,只有店铺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两边各摆着一排歇脚的长凳,还有一个负责开房的柜台。
  第171章
  还有四分之一的面积, 被改造成了厨房。
  余下的地方则改造成了马厩, 可以给前来住宿的商队存放马匹。
  整个客栈有三层, 二楼和三楼是住宿的房间。
  二楼是单人房,房间面积不算大, 只有十来平米一间。但里面有全新结实又美观的木制家具。
  一张单人床, 上面铺了绸缎缝制的被褥。一个一人高的储物柜,里头还有一床新的被褥,若是觉得床上的被子不够暖, 还能再盖多一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