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 (第2/4页)
儿女护在羽翼下一辈子的人。儿女成长了,就该放他去飞。 至于结果是好还是坏,总得经历了,才能知道,不是? 他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忧很可笑,明明现实早已脱出梦里的轨迹,他为何要去担忧儿子会不会再度变成一个断袖。 会与不会,那都是他的人生。 “你既想去,那就去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是出门在外,多想想家中父母弟妹,就算不成也不需要气馁。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必要的含义,都有他应有的位置,只要自己快乐了,又何必在乎许多。”他略微有些感叹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很显然这些话,暂时薛耀弘是不会懂的,也许以后能懂,但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 薛耀弘并没有在家中停留太久,很快就收拾行囊上路了。 宁宁历来和大哥亲近,知道大哥要出远门,连着哭了好几天的鼻子。 送走儿子,遥望着那渐渐远离的马车,连素来坚强的招儿也忍不住红了眼。 “你真放他走啊。”招儿哽咽着,眼泪终于滑落下来。 薛庭儴环着她的肩,另一手搂着她腰,安慰道:“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又不是不回来了。” “可我还是舍不得,你说他打小就养尊处优,这么出去了能吃苦?你说都有你这么个爹,还有我这么个娘,钱权都有了,你放他出去游历个什么!” “人有不如我有,他有自己想走的路,你忍心干涉?” 招儿抽了抽鼻子,道:“我不想跟你说话!”说着,她气得扭头走了。 当然这气肯定持续不了多久,别看招儿嘴里说,其实她心中也是挺自豪的。见多了京中那些纨绔子弟,自己的儿子能有这种想法,她心中觉得很安慰。 只是做父母的难免会多思多虑,不是有那句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招儿以为大儿子出门游历,顶多也就是一年半载,谁曾想薛耀弘这一去就是数年才归,其中另有奇遇,当然这是后话。 * 又是一年上元节。 每逢上元节之时,都是京城里最热闹的时候,可薛庭儴一家人却从没有逛过灯市。 无他,开始是忙着没空,这几年则是每年上元节宫里都会举办宫宴,不光薛庭儴,连其家眷都得入宫赴宴。 好不容易这回宫里总算不办宴了,招儿和薛庭儴提前就商量着带两个孩子去逛逛灯市。 这边刚决定下,哪知宫里那边又变了主意,不过嘉成帝下命不在宫里办宴,而是与民同乐。 因为这一句话,户部又开始忙了起来。这次薛庭儴借着由头拉上了礼部,总算是有人分担了。 到了当日,棋盘大街至正阳门大街这一路,早早就开始扎起灯棚、灯塔。 除了朝廷置办以外,自然少不了各家各府凑趣。 难得陛下有兴致出宫赏灯,若是自家花灯博了圣上眼缘,是时可是面子大涨。连薛家也跟着扎起灯棚,又购置了许多花灯,不求当日出彩,只求中庸即可。 除过各家各府的灯棚,最为吸引人眼球的当是正对着宫门的那座鳌山高灯。 这事是礼部张罗的,户部只管出银子就好,反正这几年大昌国库丰足,难得欢庆佳节,也不在乎这一星半点。 天还没黑,那座鳌山高灯就被人点亮了。 若是有人居高望去,内城之中最显眼的就是这座巨灯。 巨灯整体为山状,其下饰以各种花灯作为点缀,其上盘旋着一条巨大的五爪金龙,象征的皇权的威严。 随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各府的灯棚也都亮了起来。 说是灯棚,不如说是用各种花灯装饰而成,棚前悬挂着一盏盏各式各样的花灯,皆是各府得意之物。 薛家一家人自是盛装而来。 因着薛家灯棚左右分别是林家和陈家,都是相熟之人。到了后,薛庭儴便入宫迎圣驾去了,招儿也不愁没人说话。 都是当娘的,自然唠的都是儿女经。 “对了,招儿姐,你给宁宁看人家没?可是有中意的人选?” 闻言,招儿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徐氏在说什么。她为难地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和陈如月说话的女儿。 这就是别家的女儿和自家女儿的区别。小时候还看不显,可随着两家孩子渐渐长大,如月随了徐氏,娴静温柔,而宁宁却是随了……反正是不像她,活泼好动的像个假小子。 倒也不是说宁宁不好,她烂漫而纯粹,可这样的闺秀明显迥异京中其他家的闺秀。眼见也十三了,却没有大姑娘家的样子,反而还是像个孩子。 为了这事,招儿没少头疼,可闺女有爹护着,人家爹都说了,我薛庭儴的女儿干甚要和别人一样,再加上招儿也舍不得管教,只能这样了。 心里想着再过两年,等女儿再大点就好了,可她这样明显还不适合谈及婚事,所以招儿也一直也都没忘上面想。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