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再见秦叔叔 (第1/2页)
转眼已经过去十来天,再次见到他的那一刻,她突然发现他最近似乎过得也不快乐。 难道他跟自己一样,那天分开后,也有了心结? “待遇跟工作是挂钩的,你表现得好,这些都是你应得的。”秦冠麟被她盯得有些气恼,又没法朝她发泄。“以后工作上的事,你跟戴助理商量,工厂的事,已经定下目标,你们照要求筹备就行。” 说完,也没其它表示,就直接离开会议室。 谢秀文和戴总助对望一眼,都有些迷惑。 “那我们先谈工作。”既然老板不在了,那其它事先放放,把工作弄清楚。“对了,这是秦总亲手写的制衣厂计划,你先看看,然后我们一起完善一下细节。” 老板提供的是一个目标或者说结果,比如工厂建筑面绩多少?准备购进多少工业裁缝机?招多少工人,每天的产值多少等等? 而两人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结果,一步步变成现实,需要从厂房开始,进行筹备。 公司已经招了几个人,也从沪市带了一些老员工过来,他们大多数人有另外的工作,就是建一家贸分公司。 制衣厂这边需要他们白手起家,所以招人也必须同时进行。 “建厂的土地,县里批下来没有?”谢秀文觉得这件事是关键,有了土地,必须马上招建筑公司建厂房,同时派人去采购机器和招人培训,这三件事只有同时进行,才能保证进度。 她相信戴总助肯定也明白这一点,只要两人的方向一致,那就可以分头去行动了。 “土地已经批了,有一百多亩,足够建一家工人达一千以上的大型制衣厂了。”戴总助回答。“我的意见是,最好工程分两期进行,先造好一批厂房,规模先达到三四百人就行,等这边稳定下来,再准备后面的工程——” 老板把这个任务自己时,他就开始思考怎么样实现老板的愿望。 一下子要招这么多人,管理起来难度非常大,分两步走,会轻松一些。 第一期造好后,先正常生产,同时造第二期厂房,到时两栋楼之间,用天桥连接起来就行,不会有影响。 “这主意不错。”谢秀文没想到戴总助已经有了准备,连忙叫好。“那样的话,工厂应该能提前投产,老板也向县里有了个交代。” 等两期厂房都投入使用,如果觉得没问题,可以考虑继续扩大规模。 不过工厂太大,管理难度会成倍增加,可以考虑把工厂分成一厂二厂三厂,各项主管负责一块,那难度就会小很多。 前世很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都是用这个办法,让管理变得简单。 同时也能让各个分厂彼此竞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免得管理人员工作时间长了,产生惰性。 两人边商量边补充,不断完善建厂计划。 当办公室的文员过来提醒他们吃饭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十一点。 “你们去吃饭,我回家一趟。”谢秀文还是打算回家和儿子一起吃饭,于是拿起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