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7) (第2/3页)
的人,都很了解这位陛下的性格,知道他并不喜欢人推来拒去的与他客气,二公主三人没太思量,便纷纷开口求了不离谱自己又确实想讨的东西。 长风呢?皇帝又看向他的戍南小将。他现在越来越确定自己让赵云侠把这孩子救回来是个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他坚信戚长风有一天会从一个不为人知、只因皇帝宠爱而被人艳羡的平民少年郎长成他的武安侯的他连封号都给这个孩子想好了,还没确定要什么吗? 赵云侠这几个月都待在京城,跟戚长风也是常常见面,闻听皇帝问话,他嬉笑着插嘴:长风不要跟陛下客气,陛下的好东西可多的是!你求什么陛下都不会不舍得的! 其实戚长风早就想好自己想求的是什么了。但是听到赵云侠的话,他脑子里不知道为什么窜过了一个诡异的想法求什么都行,那求皇上把康宁给他可不可以?反正皇帝的好孩子多的是。 但是他并没有细想下去这个突然而至的奇异念头,而是抱拳跪了下来:陛下,长风想好了。我想求陛下能够允许长风带小殿下出宫一天,傍晚便归,我保证小殿下不会有任何闪失。 皇帝在那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只是下意识地就先想要拒绝。他本来想呵斥,你保证?你拿什么保证皇子的安危? 但是他突然愣住了,他猛然意识到,自从戚长风来了,康宁这几个月几乎就没大生过病了。偶尔有变天时咳嗽、夜里惊梦,也只是虚惊一场,三五天便能好转。不管这令人激动的现象到底跟戚长风有没有关系,但是在慢慢变得健康的小儿子,都不应该继续被可怜巴巴的一直关在宫墙里他的皇兄皇姐像他一样大时,早不知道自己往外跑过多少趟了。 康宁本来也在津津有味的看大家讨赏赐,等到听完戚长风的话,他的眼睛都亮了。他像一只机灵的小狗一样跑了过去,抱住他爹的腿,揪住龙袍左右摇晃了起来,父皇快点答应!父皇刚才都说好了的! 好,皇帝慢慢地,仿佛在下定什么决心一样地说,从现在起,直到寒食节后,天气和暖了,宁宁要是能一直坚持着没有生病,朕就答应让你长风哥哥带你出宫去哪儿都行。你们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去! 第11章 意外 康宁一直盼着暖春能够快快到来 从皇帝给他许了愿之后,康宁就一直盼着草长莺飞的暖春能够快快到来。他开始每天乖乖地喝下王太医不断斟酌更改的调养方子,不再千方百计地拖延躲避那些酸苦的汤药,按时听嬷嬷们的安排吃饭睡觉、增减衣衫,还隔三差五就像模像样地跟着教习武艺的师傅比比划划,小拳头小腿看得人悄悄发笑。 他心怀惴惴地度过了正月、紧接着是惊喜发现自己又长高了的二月,进入下旬,风已转暖,京城外的大通河只剩些冰碴还浮在汹涌流动的春水之上,早青已迫不及待地透出京郊的连绵草皮,让空气中都流淌着一种湿润的泥土和雨水的香味了。 碧桃给康宁换上了今年春天新做的夹袄,赵贵妃开始有点把他当做一个大孩子来打扮了,不再净选些过于软嫩的颜色,而是用内务府进上来的几匹苏州贡造的缎子,一家一半给小皇子和戚长风做了衣裳。宝蓝、玄青、银灰,戚长风上身已经是一派少年郎的风流倜傥,便是稚气未脱的康宁也给打扮出了几分斯文秀质。 二月末一个春光烂漫的休沐日,戚长风惯常去禁卫军的大营里跟着京都骑首领训练,大皇子被皇帝扔去户部历练,大公主被淑妃拘着协理宫事,余下的没一个能在宫里待住的,一大早在康宁还没醒来时就飞出去了,康宁原本兴致勃勃地找了一圈,没多久便无精打采地领着自己的小跟班回来了。 赵贵妃正安排下人清点库房,把用不上的东西寻出来给永春殿腾腾地方。养一个小孩子就是这样,每季每月内务府送上他的吃穿用度、内造府送来他的起居用具,越收拢越是冗繁,只单单说康宁从小到大在年节里得的那些宫灯还不包括皇帝专门画给小儿子、特别放置起来的几十盏已经占了后殿一排库房中的一个耳室。这其中的大多可能康宁根本都没机会看见。 康宁就守在母妃身边安安静静的自己玩儿,一套琐碎的竹木将军零零碎碎摆了一地,赵贵妃就听见小儿子边摆弄边在嘴里小声地念念有词,有时看着自己不忙了,就围在她脚边转来转去,讨一口她盘子里的鲜肉点心。 不一会儿,浣青抱进来了一只极精致的大风筝。那是一只扎裱的板鹞风筝,上面绘了极热闹的吉祥福禄,缀满了大小不等足有上百个的哨口,都是用鹅毛管制成,轻轻摇动时都能听到清越的哨音。这是赵云侠在康宁小时候送他的,那时候赵云侠人在崇州,是特地去求了一个极善做风筝的奇人,专给小外甥制的,历时半年才得了,为此在那一年临近年关时又绕路了一趟江宁府亲自去取。 可那时候的康宁根本没法玩,他甚至对这只精妙绝伦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