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传家宝 (第2/2页)
匆匆地跑进了一家名叫淘宝斋的古玩店。 淘宝斋是马三丫跟他的表弟于庆奎一起开的,她是大股东,但平时都是于庆奎看店。 “表姐,你这是怎么了?”于庆奎看到马三丫后问道。 “别提了,气死我了,我先上楼换个裙子。” 马三丫说完跑上二楼,她刚上去,两个农民工模样的人,抬着一个大鼓走了进来。 大鼓的皮面色泽黑暗,鼓身的木制圆桶上的红漆已经出现了剥落,看样子是有些年头的东西了。 “老板,看看这东西你们收吗?” 于庆奎走到大鼓近前,在鼓面敲敲看看,又让两个人把大鼓翻起来露出底座,看看下面。 于庆奎摸着两撇胡子,十足的奸商模样,“这东西根本就不能算是古董,不值钱的。” 个子高一点的民工说道:“老板,你好好看看,这可是俺太爷爷留下来的,当年可是一再嘱咐俺爷爷这是宝贝。” “谁留下来的也不值钱,你看哪个店里摆个大鼓当古董卖的?这东西是牛皮包的,年头多就烂了,你听听这声音,就快不行了。” 于庆奎说着在大鼓上敲了几下,发出很沉闷的咚咚声,确实不怎么好听。 小个子民工说道:“你没骗俺们吧?这可是俺们的传家宝。” 于庆奎一阵冷笑,说道:“就这破玩意儿还传家宝呢?来,你们哥俩好好看看,鼓的下面写着呢,民国二十六年做的,到现在还不到一百年,难为你们还当成传家宝。你们的宝贝我收不了,到别处看看吧。” 两个民工凑过来看看,鼓底座确实有一行小字,写着“民国二十六年,肖满功制”。 肖满功就是两个人的太爷爷,他们有些相信于庆奎的话了,高个子民工说道:“这东西挺大的,俺们搬着也费劲,老板你给个价钱,就收了吧。” 于庆奎摆出一副非常为难的神态说道:“这东西确实不值钱,不过我看你们哥俩大老远跑来也不容易,要不这样,我给你个跑腿费,一百元,我就留下了。” 高个子民工说道:“一百元,太少了点吧?俺们来的时候雇车运费还花三十元呢。” 于庆奎撇撇嘴说道:“一百元不少了,要不你们再抬着去别处看看,还不一定有我给的多呢,我是看你们可怜才肯留下的。要是最后没人要,你抬回去还得花三十的车费。” 两个民工商量了一下,大个子说道:“二百,不能再少了,不然我们宁可抬回去。” 于庆奎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你们啊,真是难为我,不过算了,谁让我心软呢,二百就二百吧。” 双方达成交易,两个民工揣着刚刚得到的二百元钱走了,而身后的于庆奎露出一个鄙夷的神色,不屑地看着两个人的背影,吐出一句“土包子……” 这个大鼓虽然年代较近,但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关键制作工艺极为考究,是现代收藏界极为少见的物品,至少能值个几千元。如果再遇上不懂行的土包子,说不定还能卖上个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