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节 (第3/3页)
男子也十分虚心的受教,甚至还拿着笔,记了下来。 说实话,眼前的场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叫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儿做师父,还态度颇恭敬的样子,真是有那么点小搞笑。 这男子叫田峰,就是秦岭镇的那个赤脚大夫,虽说他只是懂得一些医理的皮毛,但因为他是镇上唯一懂得医术的,所以先前养家糊口不是问题,甚至过得还很是不错。 不过在阿瑶来到这里后,并且展现了自己不错的医术后,到他这里看病拿药的人就少了。 再然后,他就彻底失业了。 没了来源,田峰自是不甘心,甚至还想要把阿瑶赶出秦岭镇,不过还没等他开始行动,便被阿瑶的一句,“你要跟着我学习医术吗?” 给打消了所有的念头。 他也是见过阿瑶的医术,自是知道她年纪虽然小,不过却比他强得多,一看就知道打小就开始学习,说不得家里还是杏林世家,如今愿意教他医术,他自然没有不愿意的。 要知道,这年头,讲究一个子承父业,往往一门手艺,就是传承立家的根本,就像是田峰,他就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了赤脚大夫。 所以,对阿瑶愿意教他,刚知道的时候,他还很吃惊来着,再三的确认,在确定阿瑶不是开玩笑后,干脆利落的叩头拜师。 因太过突然,还吓了阿瑶一跳呢。 不过很快她就坦然接受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冬去春又来。 四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阿瑶也已经十三岁,身量比起她刚来秦岭镇时,那瘦瘦弱弱的样子,已经是大变样了,不管是身量还是五官也都开始渐渐的长开,有了诗中所说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模样。 “师祖,您回来了。” 阿瑶背着药篓走进杏林堂,迎面便有一个和他年岁差不多的男孩儿迎了过来,他叫田七,是阿瑶的便宜徒弟,田峰的儿子,恩……就辈分上来说,他是阿瑶的徒孙,叫一声师祖,不为过。 田七先是拱手行礼,而后又帮着要卸掉了背上的药篓,翻了翻药篓,开口说:“……看来师祖这次进山,收获颇丰,”语气一顿,忽然变得吃惊起来,“呀!师祖,你还找到了回春藤,这东西可难找了,而且多数都还长在悬崖峭壁上,难采的很,这么多呢。” 回春藤弯弯曲曲,需要攀爬着才能成活,长成的回春藤有成年人大拇指粗细,呈褐黄色,经过炮制,研磨成分,对风寒是有奇效,秦岭镇地处偏北,冬日格外冷,得风寒的不在少数,每年也不乏因得风寒而去世的。 “偶然发现罢了。”阿瑶淡淡的开口说道。 她如今的归元诀已经顺利的进入到第五层,飞檐走壁已经不是问题,对其他人来说,或许回春藤确实不好采,但对她来说却很是简单。 其实阿瑶也有教田七功夫来着,当然不是归元诀,而是一些简单的拳脚功夫,不算多高明,不过也能强身健体,练的好,对付三五个大汉不是问题。 不过想如同阿瑶这般,飞檐走壁,是不可能的。 “师祖,这些药材可以交给我来炮制吗?”田七眼巴巴的开口问。其实早两年,他就开始炮制药材了,这一年来,家里医馆所用的药材,多半都是他炮制的,只是像是回春藤这种难得,他还没炮制过,有些心痒,只是回春藤难得,炮制也难,一个不好,就废了。 阿瑶点点头:“可以。这本来就是你的工作不是吗?” “谢谢师祖。”田七高兴的喊道,抱着药篓,十分高兴的去了后院。 阿瑶看他的模样,忍不住摇了摇头。 田七在医学上很是有几分天赋,都比他老子田峰强得多,本来她一年前归元诀刚进入第五层的时候,她就想要离开秦岭镇来着,虽说她在秦岭镇生活的不错,但可没打算一直都留在这里,自是要到外面去看看大千世界才行,或许有一天,她老了,走不动了,她会考虑回来,在秦岭镇养老。 只是眼下她却已经在秦岭呆烦了,不过看着田七,她难得起了一些爱才之心,舍不得埋没了他的天赋,这才决定多留一年。 一年的时间,他能学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