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节 (第3/3页)
肉,就是鸡蛋都是偶尔才能吃,但到了孟瑶这里,那是一天两个都不嫌多。 不说奶奶爹娘,就是二叔三叔,还有两个婶子,几个姐姐,那也都是极疼他,虽到不了要月亮不给星星的地步,但也是尽可能的满足他所有的要求。 却没想到, 长到七岁,孟瑶因调皮,和几个小伙伴下水去捉鱼,竟溺水了,虽被及时救了过来,但他身子体质弱,被救出来后,又吹了风,人还没到家里,就烧了起来。 竟就这么一命呜呼了。 孟家大房失了独苗。 说是天塌下来也不为过,孟奶奶,王氏也相继的病倒,家里乱成了一锅粥,过了小一年,家里才慢慢的缓过来。 没了大孙子,家里就等于没了根,孟家这一房将来可就要绝户了。 孟奶奶再三的催促三个儿子,赶快再生个孙子出来,但不管孟大梁,孟二柱还有孟三丰如何努力,三个儿媳妇也又是养身又是喝偏方的,折腾了好几年,别说是孙子,三个儿媳妇连怀孕都没有。 既然注定无子,孟奶奶便想着要给小孙女招赘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孟爷爷一母同胞的弟弟,也就是孟二爷爷再次提出来,愿意把他的小孙子过继过来,继承大房这一脉的香火。 其实先前孟瑶刚死的时候,孟二爷就已经流露出这个意思来,但却没孟奶奶一口给反驳了回去,毕竟那个时候,她三个儿子的年纪都还不大,孟大梁最大,也才三十五,小儿子才二十六岁,努努力,说不得就能生个自家的。 何必巴巴这么早,要去过继别家的。 但七、八年过去,三个儿子这里一点音讯都没有,大儿子已经四十多,小儿子也三十好几了,显然不行了。 做为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地道古代农妇,对比给孙女招婿,不知道招个什么歪瓜裂枣回来,她自是更倾向于过继个血脉亲近的孩子回来。 要知道如今这世道,哪有好人家的儿子愿意给人做上门女婿,去看别人的脸色过活。就只有那些混不吝的,穷的活不下去,贪图钱财的,才会愿意。 因此,这次孟二爷再次提起过继。 孟奶奶自然是心动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新故事起航,希望亲们能喜欢。 为了庆祝新故事的开始,本章随机掉落红包二十个。 第234章 独苗 不同于孟爷爷这一房子嗣艰难, 多年才得一个男孙, 还夭折了。 孟二爷爷的子孙可比孟爷爷这个当哥哥的要繁荣的可不是一点点,他自己就有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分别成立家业后, 又给他生了十多个孙子孙女。 在孟爷爷这一房,孙子稀缺, 独根独苗, 但对孟二爷爷来说, 他孙子多, 足有七、八个, 压根就不稀罕。 他是个心有成算的,在知道大房唯一的男丁没了,他的小算盘就已经开始敲了起来,这年头虽然人丁兴旺了是好事,但同样的,不说十多个孙子将来嫁娶的问题, 就说把这十多个孙子孙女养大成人,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况且,他们二房的日子,除了人丁比大房兴旺外,其余一干都不如大房。 伴随着孙子孙女的陆续出生, 家里的日子过得是越发捉襟见肘了。 若是能把孙子过继给大房一个,且不说家里能少养一个,就说即便是过继出去, 那他们二房,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骨肉,不怕他将来不帮衬。 抱着这个心思,孟二爷爷在阿瑶死后没多久,便试探性的提了过继的事情。 只是孟二爷爷考虑的事情还不够周全,自是被当时还没从失孙之痛中的孟奶奶给一口拒绝。 孟二爷爷虽然心有不悦,但也察觉出,是自己心急了一些,他的侄儿都还年轻,来日未必不能再生孙子,便也不再提。 但没想到,七八年过去了。 孟二爷爷这里又得了四个孙子,大房那边依旧没个动静,这把孙子过继的心思自然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