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8章 番外 庆千秋(一) (第3/3页)
讨教。 老四许云桢做事就中规中矩,一板一眼。 原本许观海是打算让他步许樵后尘,当个夫子什么的。谁知族长大伯许遂跟他一番恳谈后,如今倒是把许云桢留在家里,打理家计了。 许松在南方官儿做得极好,连从前最狭隘的邹大太太都舍不得叫他回来。尤其三年前经了那一番动乱,连最心爱的大孙子都给送了过去。 只是住了半年,又给送了回来,还带着老二老三。 颜真在江南,又生了一女一子,总算是破了许家长房一脉单传的魔咒,邹大太太也再不敢挑她的毛病。 只如今两口子都一心只想搞事业,不想再生娃了。把三个孩子都打包送回来,也是实在腾不出精力照管。 许遂和邹大太太见此,倒是达成一致。 想用余生好好教养三个孩子,家务事许汤是个顶不起来的,许遂年纪也大了,非得有个帮手不可。 许观海虽在家,可他自己还管着两个小的,公主府又是一大摊子事,沉稳仔细的许云桢就是最好的人选。 许惜颜也挺赞同。 建功立业固然光彩,但四弟为人沉稳仔细有余,灵活机变不足。 他就算去到官场,也只适合当个夫子或是副手,撑死了也就做到五品,还是看在他出身许家的份上。还不如留下打理家计,给大家提供一个稳固的后方。 许云桢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许观海回头跟他一谈,他也同意放弃仕途。 于是许云柳,谁也没想到,好吧,许家人除外。这个除了生着一双蓝眼睛,其实最为聪明伶俐,长得也最象许观海的庶子,便成了三个庶兄弟间,唯一一个科举出身之人。 虽然比不上许观海的丰功伟绩,却也是这辈子弟当中,第一个考中进士的。 也因他特殊的眸色,被许观海的老上司,鸿胪寺的卢霄卢老大人看中,借来一试,果然发现他在语言方面极有天分。 如今他也放下心结,不再以自己的眸色自卑,反而步了许观海的后尘,在鸿胪寺接待使节。而他那双蓝眸,也更能为他与异国人接触提供便利。 这回他能跟着来边关,不是许家人的意思,而是太子殿下亲点的。 除了亲戚情分,相信许家忠心。更重要就是看上他精通数国语言,脑瓜子灵活,办事周到。 显然,这是未来新君要用的人了,前程一片光明。 顺便提一句,如今许云柳的生母,沙姨娘可是阖府出了名的通情达理,贤良懂事。 当年因自己一时贪心,差点害了儿子后,沙姨娘就改了脾气。如今眼看儿子能有大好前程,她更没不敢拖后腿。 连沙家人见许云柳出息,又有些蠢蠢欲动,想来沾光,都给她毫不客气的拍了回去。 这回许观海来渠州,沙姨娘可又掏了不少压箱底的珍宝,非要给许惜颜送来,感激她当年的提携救命之恩。 只是这小子仕途一帆风顺,亲事上却有些不顺。 倒不是没有好人家愿意与他结亲。 京城名门子弟虽多,可年纪轻轻靠自己考上功名,走上仕途的有几个?就算生母出身低微,还有双蓝眸,可如今京城风气大改,这风气改变还跟许惜颜有点关系。 她当年嫁尉迟圭,也是出身卑微,还有胡人血统,其实当时也有许多高门贵族是不看好的。但如今随着金光侯节节高升,位高权重,还有谁敢说许惜颜瞎了眼?反倒人人称羡她慧眼识英雄。 故此如今京城风气也变了,世家结亲也不再看重这些,反而更注重子弟本身。 许观海这三个庶子虽然母家出身都不高,但个顶个的有出息。 就算不入仕途的许云桢,也当得起一句沉稳持重。 他和许云树的亲事早就定下,都是名门淑女。 中了进士的许云柳,更成了香饽饽。 “……可这小子非说,要找个象他姐姐的。除了许家姑娘,竟一个看不上。” 因为这个儿子要回来,许观海忍不住就跟许惜颜吐了个槽。 其实他也明白许云柳的想法。 许家姐妹都爱读书,除了没人想提的许云梨,还都不是假读书死读书那种,是真心爱读书的。 所以许家兄弟娶妻,都喜欢读了点书的。 尤其许云柳当年遭难,得许惜颜相救,对少年的他影响极大。故此他对未来妻子的要求没别的,就是象他姐。 就算象不了许惜颜,能象许云槿也好。 爱读书,能明理。 勇敢,善良,有担当。 长相出身他就不挑了,就是庶女也无妨。 可这些品质,如果不是长期生活,谁能真正了解? 且谁家女儿不是娇养深闺,如何能由得你来挑拣? 故此许家只得寻了个借口,说找人给他批命,不宜早娶,才勉强把婚事拖延下来。 可这眼看许云树都要成亲了,他一个做哥哥的反倒孤着,实在愁人。 不过许观海抱怨几句也就算了,反催着女儿准备迎接太子殿下要紧。就算他是秘密出行,但也不能怠慢。 可许惜颜,却忽地有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