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节 (第3/3页)
给他,虽然数量多,但是渔村加上木沟村将近三百口人,一年制两万斤海盐完全没有问题。 更何况更有效率的晒盐法仲父还留着心眼没有说出来,等明年天气热起来之后,他带着人在海边挖几口大池子,晒上几次海盐之后,这两万斤海盐不就有着落了吗。 虽然渔村的人都要忙着晒盐,没了时间再出海捕鱼了,不过大家掌握了煮盐方法之后,一个人一天煮出来的盐就够换好几十斤粗粮了,根本不用再为粮食发愁了。 这附近几百里,就只有盐城有盐矿,他们的海盐可比盐城的那些粗盐品质要好得多,只要一面世,肯定会迎来大家的哄抢。 叔申只觉得阿兄说的话都太难以置信了,他也是看着阿娘煮过盐的,现在他阿嫂和阿娘只要一睁开眼,忙的就是这个,原本他还只高兴以后自家不用再花那么多粮食去换盐来吃了,却没想到仲父竟然都想到去城里找夷伯候献制盐之法了。 这制盐之法也真是金贵,阿兄不但一跃变成了里君,还得了这么多的赏赐。 叔申不由得在心里感叹:虽然都是打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但是这人和人还真是不能比呀,昨天他才因为得了这些粮食布匹沾沾自喜,今天他阿兄就靠着制盐之法改头换面,当上里君。 仲父当了里君,叔申也是打心底替他高兴的,现在的人都讲究一个兄弟、族人,他们以前是因为兵祸逃难到渔村的,本来就举目无亲,阿爹走后,他们三兄弟是互相守望相助着才撑到今天的,如今仲父好过了,他和伯华也能跟着沾不少光。 别的不说,这么多人制盐总要有人管着吧,这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和伯华两个人不是正好顶上用吗? 叔申担着的箩筐最重,一路上仲父和他轮换着担,季奵和仲和两个小家伙也咬紧牙关硬撑着赶路,一行人总算是赶在天黑之前回到了渔村。 伯华的阿姒正在村口伸长脖子等着呢,看见他们之后,连忙上手拉住季奵的衣袖,把人都带回了自己家。 原来是惠姬见他们这么晚了都还没回来,想着他们是有事在城里耽搁了,所以煮饭的时候就多煮了一些,也免得庄姬回来之后还要摸黑去煮饭。 两家人本来就亲近,庄姬也没和惠姬客气,只说这次她们在城里换了不少皮毛,回头就给她送一些过来,如今惠姬怀着身子,可不能受了凉。 仲父一次性买了这么多皮毛,自家做两床被子再一人做一件衣服都还有富裕,庄姬寻思着再给阿母做上一身皮褂子御寒,剩下的再挑一块皮质稍微好一点的,送给惠姬做人情。 他们在惠姬这里吃过晚饭之后,伯华和叔申帮着把他们带回来的一大堆东西搬了回去。 等伯华他们都走了之后,仲父才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木盒递给季奵。 “这也是侯爷赏的,里面是两颗明珠,回头你再去小岛的时候,记得带上这个盒子和剩下的那四匹丝绸。” 明珠就是珍珠,说起来这个东西仲父他们这样渔民平常偶尔也能见到,只不过大部分蚌壳里长着的珠子都是奇形怪状的,只能拿给小孩子当玩具。 夷伯候给的这两颗明珠自然是好的,两个拇指一般大的珍珠,已经是仲父见过最圆润,最有光泽的明珠了。 他想着云初是位女公子,应该会喜欢这些东西,滨城里的贵族夫人,都爱用明珠制成首佩戴在身上。 说起这个,季奵眼前一亮:“我今天晚上就想去小岛看看。” 先前两次,她因为身上并没有带什么值钱的东西,面对云初的时候,只有满心满眼的愧疚之情,今天她带上这明珠和丝绸的话,也算是拿出了两样稍微像样的谢礼了。 仲父闻言点了点头:“那等退潮之后我陪你一起去。” 仲父也只是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带着这么多东西在海里泅水,实际上他打心里没觉得女儿今天上岛之后能够见到云初。 季奵却觉得云姐姐应该不怎么会喜欢她将要带过去的这几匹丝绸。 因为每次她过去的时候,云姐姐身边都有那个姓湛的大哥哥,每次见他他身上都穿的不一样的衣服,每一件衣服的面料都比这几匹丝绸要好,所以就他对云姐姐那热乎劲。云姐姐应该是不缺这些丝绸做衣服穿的——吧! 第87章 铁锅、 不得不说, 季奵这个小姑娘运气确实挺好的。 仲父用真空袋包着丝绸和鱼干, 跟在季奵身后护送她上了小岛。 检查过袋子里的东西并没有沾上水之后, 仲父不由得赞叹起这个袋子的神奇。 这个真空袋是云初之前给季奵的, 一直被庄姬藏在床底,只有季奵要去小岛的时候才会拿出来装东西。 一米长宽的袋子, 只要把上面封严实了, 就不用担心泅水的时候海水打湿袋子里的东西了,亲眼见过之后,仲父又一次认识到了那位女公子给的东西有多神奇了。 她随口说的一个制盐方法,就让他当上了里君, 随手给的一个袋子就能保护袋子里面的东西不被海水打湿,那她给的那些棉花种子、花生种子应该也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