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5节 (第1/3页)
??但,也未必。 ??翌日,奉天殿朝会。 ??阳江船厂事件引起满朝轰动,请战者众。 ??朱允炆一连下达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 ??“传令南洋诸国,配合大明捉拿陈祖义及其头目,并告诫其国,谁若是收留、遮拦、保护陈祖义等海贼,是为大明之死敌,水师将至,天威将临!” ??第二道旨意: ??“倭国军士参与阳江船厂劫掠,是为倭国对大明宣战之明证,大明即日起,对倭国宣战,但凡倭人出现于东海、东南海、南洋诸海域,格杀勿论!” ??第三道旨意: ??“敕令朝-鲜国王李芳远,即日起切断与倭国交易,配合大明封锁倭国。大明将派遣水师前往朝-0鲜,与李芳远商议对倭国作战事宜,及借用海道、补给事宜。” ??三道旨意下达之后,朱允炆便传令水师副总兵陈挥、参将耿璇,带在京附近水师三千人下南海,同时传令泉州水师,广州水师,爱州港水师,旧港水师出主力封锁南洋、南海、东南海。 ??哪怕是西北大战在即,哪怕是京师营造正热,哪怕是户部很难,朱允炆都没有一步退让,大明水师与军士也没有选择退让! ??随着一艘艘船只出海,随着军士远去,随着书信快马加鞭南下,一场席卷东南与东海的大局,正式拉开序幕。 ??刘长阁颤抖了,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朱允炆的图谋是何等的巨大,一个阳江苦肉计,换来的是一片海,一片岛屿! ??怪不得朱允炆要派遣朱权去南洋,恐怕如此大局,也只有如此妖孽的人才能驾驭吧? ??不,真正的妖孽是朱允炆,他才是这一切背后的棋手! ??难道说,这就是帝王的本领? ??大明国事纷杂,眼下西北的事更是令人紧张与压抑,可谁能想到,在种种复杂与纷繁之外,朱允炆却在思考着另外一个大局。 ??刘长阁并不担心南洋诸国,这些小国家一定会全力配合大明的,绝对不会将港口、沿海交给海贼。但总会有例外吧? ??陈祖义带着匠人,是不可能在海上造船的,他想要船,只能去一个大的岛屿,或一个大的岛国,看遍舆图,能给他容身的地方,真的不多。 ??序幕拉开了,这一出戏到底谁是主角,谁最出彩? ??刘长阁很是期待。 ??ps: ??明天家里有点事,要出去下,估计没办法更,休息一天,还请谅解。 ??第八百二十九章 方孝孺的离开(一更) ??内阁。 ??解缙揉着眉心,长吁短叹,满是忧愁之态。 ??郁新也好不到哪里去,翻看着手中的奏折,只能锁眉,端起茶碗,热茶都冷了。 ??“户部员外郎萧齐上书反对,希望皇上能收回三道旨意,这奏折我们该如何着墨?” ??郁新将奏折收起,起身走向解缙。 ??解缙摆了摆手:“员外郎不算什么,真正让人担忧的是这一封奏折。” ??郁新接过解缙递过来的奏折,打开一看,不由深吸一口气,惊讶地喊了出来:“方希直怎也参与到这种朝事之中?” ??方希直,方孝孺! ??解缙端起茶碗,没了往日雅致,一饮而尽,叹道:“方希直不同于其他人,他的话,可是有很大影响。他反对三道旨意,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满朝风波。” ??郁新凝重地点了点头。 ??方孝孺这些年来很是低调,一心治学,很少参与政务。可他发声,没有人能听而不闻,要知道他现在的头衔全称是翰林院翰林学士,国子监儒学院院长,思政学府博士,还有着监察内阁的权力。 ??不管是翰林院,还是国子监,亦或是思政学府,都有一群人称方孝孺为先生,先生发声,随后便是弟子跟进,先生被欺负,保不准明日就有一群人闹事。 ??解缙有些头疼,无奈地说:“这方希直越来越涉入朝廷了,这不是一件好事啊。” ??郁新知道解缙是在说去年冬日寒灾时,方孝孺带学生要求朱允炆下罪己诏的事,按理说,老天怎么下雪,怎么个寒冷,也不关方孝孺的事,不能因为少了国子监五千斤煤炭就跳出来。而这件事似乎成了一个信号,一个方孝孺想要活跃于朝政之上的信号。 ??这才几个月,方孝孺再一次卷入到军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