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1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0节 (第2/2页)

京师最近之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位于宣府和辽东之间。”

    ??“也先大军四路,除攻甘州为一偏师外,阿剌知院攻宣府,脱脱不花攻辽东,也先若调主力攻古北口,则三路大军可以会师。”

    ??“也先此人,用兵狡诈,先前便佯攻宣府,实攻大同,再行此计,并非没有可能。”

    ??于谦皱着眉,同样死死的盯着边防图,很显然在评估陈懋所说的可能性。

    ??这个时候,朱祁钰瞥了一旁的王文,开口道。

    ??“王卿觉得如何?”

    ??王文没有到过辽东,但是他做过宁夏巡抚,也跟瓦剌打过交道。

    ??而且这次入京之后,他知道自己即将赴边境巡查,同样对边境的形势做过一番深入的了解。

    ??此刻听天子点到了他,倒也不惧,想了想,上前道。

    ??“回皇上,臣以为,陈侯所说固然有理,但是易地而处,若臣是也先,只怕未必肯三路会师……”

    ??一句话叫殿中众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了他的身上,王文深吸了一口气,道。

    ??“陛下,此次也先分四路大军南下,固然是存了分兵牵制了各边镇将领的用意,但是臣斗胆猜测,只怕也和他与脱脱不花不和有关。”

    ??“何况也先自土木之役后,便退居威宁海子,修养整备,显然是打算仍然依靠己方主力,故而臣以为,攻古北口一策,即便要行,也是也先虚晃一枪,故布疑阵。”

    ??瓦剌如今的局势,其实也十分微妙。

    ??尽管大明并不怎么认可,但是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脱脱不花所率领的鞑靼部,被奉为蒙古正统。

    ??也先的父亲脱欢,也正是借助脱脱不花的名义,才将蒙古各部统一,建立了新的汗庭。

    ??但是同时,在这个新的汗庭当中,也先又占据着强势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意图,基本上毫不掩饰。

    ??这次也先兴兵进攻大明,非要让脱脱不花一同带领鞑靼本部的军队同时进宫辽东。

    ??也正是怕自己在前方作战的时候,背后被人给捅一刀。

    ??所以应该说王文所说的,并非毫无道理。

    ??三路大军一旦会师,固然会让也先气势大增,但是同时也会让他如臂指使的大军,产生不稳定的因素。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王文的确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陈懋盯着边防图,沉思半晌,最终道。

    ??“既然如此,那么就只能走一条更稳妥的路,绕过大同,自阳和关而入,攻白羊,紫荆,倒马三关,亦可攻至京师城下。”

    ??“但是这条路线,一路上隘口众多,地势不平,会影响骑兵的战力,尤其是紫荆关,占据地势,虽然不能和古北口相比,但是同样并不好攻下。”

    ??“至于好处,则是撤退方便,且若从这条路线进攻,下可攻京师,上可和宣府大军内外夹击,进攻居庸关,此关若失,则虏贼之后亦可来去自如。”

    ??第120章 大同

    ??朱祁钰拧着眉头,同样盯着边防图。

    ??不得不说,陈懋的军事素养还是很高的,前世的时候,也先进犯京师,走的就是他所说的这条路线。

    ??自阳和关而入,一路破白羊,紫荆,倒马三关,直逼京城。

    ??于是朱祁钰开口问道。

    ??“那若是按照这个路线,我大军边防该如何布置,陈侯心中可有策略?”

    ??闻言,一旁的于谦和王文相视一眼,皆是有些无奈,看来皇上心中还是存着要派大军反击的念头。

    ??这回陈懋倒是没有怎么犹豫,回道。

    ??“若敌果真自这条路线进犯,首先要加强的,就是沿途各个隘口的兵力守备,尤其是紫荆关。”

    ??“臣看过兵部的军报,土木之役以后,也先以阳和关为基地,陆续击溃了好几处隘口。”

    ??“加之刚刚左都御史传来的消息,怀来卫,永宁卫,赤城堡等处虽未失守,但俱已空虚,必须立刻派兵加固。”

    ??说着,老侯爷叹了口气。

    ??还是土木之役闹的!

    ??这场大战,从一开始就败了。

    ??王振这个混账东西,一点军事眼光都没有,接连被人虚晃两枪,导致也先攻下了阳和关。

    ??失了阳和,整个边防线就被豁开了一个口子。

    ??也先占据阳和,往里便是诸多防守空虚的隘口,虽然关内不适合骑兵施展。

    ??但是只要越过大同,阳和,宣府的这条边防线,可以进攻的方向实在太多。

    ??也先用兵又灵活,派到各个隘口骚扰的游骑当中,时而混杂的便有精兵主力。

    ??这就导致了边境有多处隘口,损失倍增,几近处于失守的状态。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